
面试真题:
电动车现在存在私自拉线充电的情况,政府也出台了政策,但是收效不大,对此你怎么看?

新途径名师解析:
现如今小巧快捷的电动车越来越受行人青睐,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里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这道风景线背后却隐藏着安全隐患,电动车私自拉线充电导致失火的事件屡屡发生,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政府也出台了政策,但是收效甚微,长此以往非但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对于其他政策的出台也有着不良影响。
导致政策难以落地情况的发生,各方都有其责任。从居民个人层面来讲,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安全意识。居民觉得发生火灾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觉得即便会发生火灾,也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心理造成了他们自己的疏忽大意。从管理方的角度思考,存在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的情况。

小区的巡逻物业可能存在着只收物业管理费而未进行监管的情况,或碍于情面即便看到私自拉线充电也不劝导的情形。辖区内消防部门可能存在只宣传不严惩的情况,私自拉线充电的居民违法成本低,进而对政策不上心。从客观需求来讲。部分小区没有充电桩,电瓶车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就要反复充电,这种客观需求造成了部分居民需要私自拉线进行充电;也有可能充电桩离自己的居住楼太远以及小区充电桩充电费价格设置过高也会导致居民通过拉线进行充电。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为了更好地使政策切实可行,真正落地,我们还需做出努力。
,居民提升安全意识。要严格遵守消防入户入楼的规范,在充电时,通过门口小区的一个固定的充电点,以及我们的一些收费充电桩进行充电,而非私自拉电线进行充电。
第二,物业加强对电动车充电的监管。对于私自拉线充电给予不同的处罚,同时合理设置充电桩充电的价格。
第三,企业加强研发,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发挥企业的担当,加大科研研发力度,对于电池以及电动车进行进一步的研发,使我们电动车的电量更耐用,行走的路程更远。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模式,如张贴宣传海报、三微一端、拍摄公益宣传片等方式,宣传电动车相关的充电规则,引导市民合理充电。

第五,成立专项整治小组。由街道牵头,联合辖区内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对于一些存在私自拉线充电的相关人员提出批评教育,相关情况较严重的小区可以联系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限期责令整改,并开具整改意见书,对于存在违法违规现象且不配合整改的要严格按照相应法律严格执法。
我认为此项措施对解决电动车私自拉线充电的问题来说确实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为这项措施引入了政府部门和执法者,能够有权对此行为作出处罚,形成震慑,并且引入媒体报道和群众日常监督机制,让群众们明白这种行为的危害,并且主动参与到遏制此种行为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