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

全国服务热线:18937119788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充电桩[28]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28] 小区[17] 电动车充电[11] 电动车充电桩[9] 充电[8] 电动自行车[7] 电动车[7] 电瓶车充电[7] 智能充电桩[6] 充电插座[4] 新能源汽车[3] 电动自行车充电[3] 电动车充电设施[3] 电瓶车充电桩[3] [prov_or_city]小区充电桩[2] [prov_or_city]电动自行车充电桩[2] [prov_or_city]电瓶车充电桩[2] 住宅小区[2] 刷卡[2] 学院[2] 安装[2] 扫码[2] 扫码充电[2] 电动车智能充电桩[2] 电动车电瓶[2] 社区[2] 飞线充电[2] 新能源充电桩[1] 4g充电桩[1] 7KW汽车充电桩[1] 五孔充电桩专用插座[1] 住宅[1] 便民充电桩[1] 充电接口[1] 充电柜[1] 充电桩投运[1] 充电桩标准[1] 充电棚[1] 共享充电桩[1] 兴邦电子[1] 加盟[1] 十路后结算充电桩[1] 双路物联网智能充电插座[1] 合伙[1] 城中村[1] 家用充电桩[1] 小区充电桩[1] 小区共用充电桩[1] 小区电动车充电桩[1] 小区电瓶车充电桩[1] 小型电动单车充电桩[1] 居民充电[1] 工程[1] 手机充电[1] 技校[1] 收费标准[1] 春节[1] 智慧充电桩[1] 月会[1] 汽车充电桩[1] 消防[1] 火灾[1] 电动自行车充电库[1] 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1] 电动自行车充电站[1] 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1] 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1] 电动自行车梯阻系统[1] 电动自行车消防[1]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1] 电动车充电车棚[1] 电动车投币充电桩[1] 电动车智能充电站[1] 电动车智能阻断系统[1] 电动车电池[1] 电动车电池充电[1] 电动车车棚[1] 电动车防雨充电桩[1] 电动车集中充电棚[1] 电池[1] 电池充电柜[1] 电瓶车[1] 电瓶车充电要[1] 电瓶车室内充电[1] 电瓶车起火[1] 着火[1] 社区便民充电桩[1] 社区共享汽车充电桩[1] 计费解决方案[1] 运营[1]

做好“三本帐”助推电动自行车消防一件事改革

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2-01-23 30522次浏览

为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

为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消防救援大队瞄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等“老大难”问题,积极督促属地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助推电动自行车消防“一件事”改革落实落地。



做好“民生账”,让充电桩会思考。一是多布局,纳入民生实事。柯城消防救援大队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区领导汇报此项工作,将电动自行车消防“一件事”改革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上报区政府,并经区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柯城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电动车充停改革创新全面推广实施方案》,以21个区直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电动自行车专项集成改革领导小组,由区建投牵头,乡街协同,部门配合,负责全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大投入,打造智慧平台。三年内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改造、新建集中充电棚1221个,在双港街道先行试点,开展“平安社区”智慧应用,以街道四平智治中心为基础,实现数据打通,构筑全区“线上智能应用+线下智慧电桩”的消防监管和安全充电两大场景。三是广布局,安装物联感应设备。坚持堵疏结合、源头治理,布设安全充电桩,标配智能充电接口、灭火器、实现充满自动断电、过载过压过流过温事件报警、烟感温感等功能,全天候守护充电安全。截至目前,已安装1564个感应报警器、180余桩智能充电插孔,二期580余桩充电插孔将于近期安装到位。



做好“惠民账”,让老百姓都来用。据前期摸排,集中充电桩普遍存在使用率较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充电桩数量较少,充电桩资费较贵。对此,柯城消防救援大队主动对接区建投,坚持便民惠民导向,降低充电资费标准,做到“和生活用电一样便宜”。一是实行“平民电价”,把过去主流的1元充4小时,降为1元充8小时。同时,在充电棚上设立广告灯箱,通过广告位招租实行收支平衡,弥补设备维护、用电损耗等支出。二是实行“三色管理”。智能充电桩分为蓝色、橙色、绿色三种颜色,实行蓝色平价、橙色救急、绿色共享“三色管理”。其中,蓝色平价充电桩布点居民小区内部,实行“平民电价”;橙色救急充电桩,分布在辖区主街人行道旁,主要用于居民外出办事应急充电;绿色共享充电桩主打免费充电。三是实行“新改结合”,坚持新建、改造两手抓,着力降成本、增效能。除新建充电桩外,改造小区原有充电棚、停车棚,安装标准化“三色充电桩”,标配智能感应报警功能。目前,改造的充电桩占比为85%,推广起来快速高效、节约资金。据大数据统计,综合使用率由过去传统充电桩的10%提高至目前的65%。



做好“管理账”,让“七分管”不再难。一是建立“四方协同”模式。建立“党员认领+物业人员+运维公司+社区网格员”四方管理模式,着力做好充电桩的运行和维护,解决三分建七分管难题。按照四方管理模式,发动党员认领充电棚,调动党员志愿者积极性;强化红色物业管理,做好物业管理人员培训;实行市场运作,由运营公司统一为辖区充电桩进行故障维修,强化专业技术支撑;压实网格责任,督促联盟人员加强巡查和事件上报,时间发现问题隐患。二是贯通黑科技推广,全区1714台住宅电梯实现电动自行车阻入系统,彻底禁止电动自行车、平衡车进梯入户,赋能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为传统电梯消防安全监管装上“智慧大脑”。三是形成事件回路闭环。通过邻里通等途径发现问题隐患。由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系统统一分配、管理,按照事件类型、难易程度分流至网格员、红色物业联盟、运维公司以及“四平台”进行处理,做实做亮“消防监管和“安全充电”两个应用场景,实现“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安全充电、火灾事故有效遏制,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小区风貌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逐步提高”的治理目标。截至目前,已核查处理相关事件4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