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们充电方便很多了,大家停放电动车也有序了。”1月25日上午10点,在余杭区瓶窑镇里窑社区祠堂弄,记者正好碰到了给电动车充电的居民施大哥,“以前没有充电桩,居民要么回单位充电,要么在楼道里拉电线充电。各种‘飞线’窜一起,像个‘盘丝洞’,环境既不美观,也不安全。”

电动车充电桩
据悉,里窑社区于去年12月入选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单位,实施面积约22公顷,规划面积约72公顷。为进一步提升未来社区环境,瓶窑镇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了解到本地居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动车充电、停车设施、公共交通等方面。
为此,瓶窑镇以人为本深入打造“未来交通场景”。瓶窑镇区域发展办公室(文旅)联合瓶窑老街景区公司、里窑社区、智能充电公司对里窑社区进行现场踏看和规划选址,拟定智能充电桩安装方案,截至目前,已在社区服务中心、祠堂弄、正京元药房等地共安装6组智能充电桩,可提供60个充电点位,有效解决居民充电难的痛点。

新增电动停车点
“充电桩投入使用后,收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不少居民主动收回‘飞’出屋外的充电线和插排。”瓶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完善充电设施外,他们还规划了社区服务中心停车场以及外窑街、方家弄、八房弄、小学弄、祠堂弄电动车停放点。
接下来,瓶窑镇计划新增一条公交路线、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以及一个共享电瓶车点位,实实在在地满足居民、游客、商家的交通需求,让居民看见未来社区的幸福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