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车作为城市的短途代步工具,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引发了“飞线充电”问题。在南昌,老旧小区“飞线充电”引发火灾的事件屡见不鲜,无法根治。
可喜的是,11月2日至3日,记者走访了南昌多家小区,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区安装了智能充电桩,从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为环保绿色出行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多起火灾疑似“飞线充电”引发
2017年3月10日凌晨3时许,南昌市西湖区下窑湾街发生火灾,停放在通道处的40余辆电动车烧毁严重。据居民反映,发生火灾的原因是楼上住户私拉电线至一楼楼道给电动车充电引起。
2019年7月20日10时许,南昌远东国际花园2栋1单元楼道电动自行车停放处发生火灾。据居民反映,火灾由在楼道口充电的电动车引发。
今年7月31日凌晨2时许,南昌市西湖区付家坡小区突发火情,12人被大火围困,六七辆电动车同时燃烧,火灾原因疑似拉线充电。
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介绍,有实验证明,电动车着火90秒后,温度便可达到200℃。如果把电动车停放在楼道等公共区域内,一旦着火,随着火灾的迅速发展,电动车产生的毒气将迅速扩散。相关调查发现,全国电动车火灾案里,约80%发生在充电过程中,而亡人火灾几乎全部发生在充电时段。
智能充电桩破解“飞线充电”难题
如何破解“飞线充电”这一难题,社区的工作人员没少花心思。“有段时间,经常开展联合整治行动,收缴充电器,可是治标不治本。”南昌市西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8月,辖区设置了智能充电桩,有效遏制了“飞线充电”。
11月3日,记者来到南昌市西湖区付家坡小区,只见居民楼之间设置了一排电动车棚,车棚里安装了电动车自动充电桩,有数辆电动车正在充电。
“以前从家里接电源接到楼道里,用插线板充电,很危险,有了智能充电桩之后,充满电就会自动断电,放心又安全。”8月份以来,该小区住户32岁的余巍一直在小区的智能化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每次刷1元钱可充4个小时的电。他认为,在家门口就能用手机扫码充电,非常方便。
“8月14日付家坡支巷智能充电桩投入使用,可满足6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截至目前,辖区内6个小区,安装了60个充电桩,可满足360辆电动车停放充电。”西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做到疏堵结合,一边开展整治行动,一边加快设施建设。
“充电地图”引导电动车安全充电
目前,整个西湖区10余个小区安装了这种智能充电桩共60余台,下一步,龙韵花园、金源大厦、水厂小区、星加坡花园、洪大花园等小区也将安装该设备。
这种充电桩的共同特点就是:可以微信、支付宝支付;所有设备都有后台检测管理,如遇安全事故会自动断电;通过小程序,可以查找附近的充电桩。
记者随便定位到一个地方,附近的充电点就多达10个。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小区的智慧化管理是趋势,下一步,他们会积极推出多种产品,让小区管理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