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沂南县人民路教育家园小区,每栋楼前都有崭新的电动车防雨充电桩,业主不用担心电动车无处停放,也不用为了充电而私拉电线。
过去小区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就在去年10月份,小区业务拨打12345反映有租户用电梯搭载电动车上楼充电,存在安全隐患,请小区物业加强管理。
仅仅几个月时间,小区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沂南县网格化中心一探究竟,看看市民拨打了12345,是如何一步一步推进解决的。
沂南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接到热线工单后,按属地管理和归口办理的原则,通过沂南县网格化信息平台分流至界湖街道网格化服务中心。街道网格化服务中心按照分类处置原则,再将工单通过平台分流至街道物业办,抄送朝阳社区。
朝阳社区为一级综合网格,教育家园小区为二级小区网格,教育家园小区里的每座楼为三级楼(院)网格。教育家园小区在朝阳社区的指导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和网格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物业服务水平。

“老于,咱可不能安装充电桩,大家都来充电,谁家的电动车一碰就响,晚上影响休息……”面对种种质疑,极力推动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工作的于厚全(现网格党支部委员、业委会主任),可真的是煞费苦心。
“2楼以上的业主大都同意安装,但一楼业主认为充电桩距离住户太近,影响隐私、安全、休息,不支持安装。”于厚全说,入户做工作要跑很多次,“有时我们就等在北门楼道前,个别业主竟绕着走地下室回避。大家都从事教育工作,为什么做通工作就这么难?”
有困难找网格。以推进充电桩安装为契机。朝阳社区指导、组织教育家园小区业主选举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又组织成立了网格党支部,网格支部书记兼任小区业委会主任,每座楼均配备了楼长。
朝阳社区、网格支部、教育家园业主委员会多次研究对策,确定了在小区内公共区域建设共享充电桩的思路,并明确分工,压茬推进。“业主委员会负责通过网格化工作机制,逐层征求业主意见,做好一楼重点户的解释说明工作。网格支部负责协调资金,统筹推进安装事宜;朝阳社区负责对接相关部门手续,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街道协调。”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群英说,在界湖街道、朝阳社区、教体局、县网格化中心多部门参与合作下,多方筹措资金,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城管执法等部门通力配合,每座楼前的充电桩在2021年12月底全部建设完成。

